首页

原味出售网站

时间:2025-05-25 03:19:50 作者:全国冬小麦陆续开镰 春播粮食过八成 浏览量:37384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南方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北方地区旱涝急转,华南及东南沿海台风趋于活跃,局部地区极端灾害风险增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要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威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亿斤左右,因病虫草害损失粮食500亿斤—600亿斤。加大灾害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减灾技术措施,每年可再多挽回粮食损失200亿斤以上。

  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是导致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建好农田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加强干旱、洪涝、低温、高温、风雹、台风等灾害防御防控技术研究应用和安全生产管理,落实灾害防治属地责任,加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更要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的丰收。

  突出时效性,“防”在第一时。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备足救灾物资、清理农田沟渠,做好台风应对准备,把牢抗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借助遥感技术和大数据,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精准性,为灾害应对留足“提前量”。完善农田排灌设施,减小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便于灾后通过及时补种等措施恢复粮食生产能力。

  突出主动性,“抗”在第一线。要加强应急值守、灾情调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抢排积水、抗旱浇灌等措施。建立常态和应急兼顾的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性。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对积水农田加快排涝降渍,广辟水源及时浇灌受旱地块。

  突出针对性,“救”在关键点。及时开展“一喷多促”,加强田管和病虫防控,抓好改种补种、补栏补苗,修复水毁农田和农业设施。提高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能力和调度能力,对受灾地块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或蔬菜作物改种补种,防止土地绝收。

  此外,还要用好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分散、转移农业风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提高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提升承保理赔的服务质量。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产品类型、提高保额标准,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弥补因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损失,让农民种粮不亏本、有钱挣、能得利。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舟山港外锚地常态化开展LNG海上加注业务

白瓷《神话》正是高韧薄胎瓷衣及其制备工艺的技术结晶。作品中,那薄至0.2毫米的纱衣轻盈飘逸,与根根分明的发丝交相辉映,玉漱公主脸部线条温润柔美,身形曼妙婀娜,尽显当代德化白瓷的细腻唯美,亦展现着连德理“将细节做到极致”的创作理念。

新一轮寒潮雨雪天气来袭 河南多方多措护航春运“后半程”

哈桑表示,我对2022年访华情景记忆深刻,很高兴再次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方一直积极落实历次峰会成果,有关合作对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此次北京峰会将为深化非中友好合作作出新贡献,有力推进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是坦桑尼亚信赖和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坦桑尼亚革命党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兄弟般深厚情谊,坦方愿用好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同中方深化党建培训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断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坦方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很高兴此访期间能够共同见证激活坦赞铁路,愿同中方积极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让人民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龙马精神”机械装置告别中国 踏上法国之旅

2020年6月,东方空间成立。三年里,其“卷”出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研制团队共开展了23项大型地面试验,超过1450次试验迭代,其中大部分都在2023年内完成。布向伟称,2023年自己出差的时间加起来超过190天,这个数字还远远比不上一些员工。

哈尔滨:发挥生态圈“集聚力” 集聚各类企业13408家

当地此次发现地理分布新记录44种,其中包括浙江省新记录6种,杭州市新记录8种,临安区新记录30种,尤以鸟类分布新记录最为丰富。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乌鲁木齐4月9日电 (杨家佳 代辰冉 高苏荣)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和硕县14万亩工业辣椒幼苗移栽工作全面铺开,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辣椒种植户移栽辣椒幼苗的身影,一派繁忙春耕景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